本文目錄一覽
- 1,古鐘瓷酒瓶開酒說明不會開沒有蓋子配有一把好像鑰匙的東西
- 2,大口瓶倒酒時怎樣保證酒不會漏掉很多
- 3,白蘭地和威士忌的瓶口為什么不同
- 4,為什么酒瓶的瓶口都是小口
- 5,一瓶45度的二鍋頭分別有大小兩種杯來飲到底是小還是大
- 6,喝白酒喝兩小口就有喝不下去的感覺怎么辦有一點點想吐但是就喝了
- 7,飲食器具發(fā)展進程
1,古鐘瓷酒瓶開酒說明不會開沒有蓋子配有一把好像鑰匙的東西
雖然我很聰明,但這么說真的難到我了
就是用鑰匙撬瓶頸的小口,能將玻璃瓶蓋撬斷,鑰匙貼近小口的一邊
2,大口瓶倒酒時怎樣保證酒不會漏掉很多
大口瓶倒酒時要注意慢倒,期間旋轉(zhuǎn)瓶口快收。
小口喝 你喝多了一樣會醉 大口喝無非就一下攝入大量酒精到體內(nèi) 醉得就快
3,白蘭地和威士忌的瓶口為什么不同
專利設(shè)計,用來區(qū)分不同酒種。威士忌瓶蓋和白蘭地瓶蓋有很大的區(qū)別,白蘭地一般為橡木塞、打開時拔出即可;威士忌一般為塑料蓋,打開時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瓶口內(nèi)置有塑料漏酒塞。白蘭地酒倒出瓶后可再倒回,而威士忌不能。
4,為什么酒瓶的瓶口都是小口
防泄漏 防揮發(fā) 方便攜帶
1.便于取用 2. 如果是不幸遇到瓶子里面壓強大了, 把瓶塞沖開, 只有瓶塞向外沖, 瓶體是向里的, 危害為最小,
酒精揮發(fā)快,化學裝液體試劑的不都是細口瓶嗎?
一般都是倒在杯子里喝的,大眾化吧,古人也是一樣的,酒長用廣口的瓶子也是增加成本。
太大了就不叫瓶了
5,一瓶45度的二鍋頭分別有大小兩種杯來飲到底是小還是大
應(yīng)該是小杯。
品白酒向來是用小杯慢品的。
用小杯對身體好點
小杯的,喝起過癮些
小杯的阿,
看個人喜歡,有的人喜歡喝慢酒那么就用小杯.喜歡喝急酒就用大杯喝,一次喝一大口.有的人是不會喝感覺挺難喝的想一小口一小口喝,而有的人感覺白酒挺辣的想,反正辣一下也是辣兩下也是辣還不如就辣一下,一大口就喝完省得遭罪.
小杯子
一邊倒一邊喝
喝完一杯又一杯
有倒的樂趣
也有喝的樂趣
6,喝白酒喝兩小口就有喝不下去的感覺怎么辦有一點點想吐但是就喝了
把白酒兌雪碧,可樂。那樣慢慢喝,以后就會了,也不想吐了。
有這種感覺就不要再喝了,不能喝酒說明肝功能不好,化解不了酒精!喝點蜂蜜解下酒吧!
1、酒后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這些都是誤區(qū),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2、酒醉后最好不能喝濃茶,但可以喝點淡茶。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飯,這樣危害更大,應(yīng)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來一碗面條就非常好。 3、甜點加水果。飲酒后立即吃些甜點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狀態(tài)。俗話說“酒后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這話不錯。甜柿子之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謝掉,甜點心也有大體相仿的效果。 4、至于在飲酒之后,能夠盡量的飲用熱湯,尤其是用姜絲燉的魚湯,特別具有解酒效果。 5、酒后如發(fā)生嘔吐不止,應(yīng)立即找來礦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里沒有東西而嘔出血來。 6、嘔吐完后,不可立即進食,尤其是燒烤一類食物。 7、睡覺之前請記住在床頭放置盛器一個,以免,睡后驚醒欲嘔吐在還未到達洗手間之前已然噴將出來。 8、翌日,若感胃酸,請服用胃舒平,等胃酸緩解后再喝水。 9、惹感胃痛,可適情況服用其他胃藥,且不可服用止疼藥,因為止疼藥對于胃疼療效勝微。 10、早點可選用豆?jié){、牛奶一類熱飲。若還需上班者,可選用脈動、紅牛等提神飲料,以保證不耽誤工作
7,飲食器具發(fā)展進程
中國飲食文化:中國歷代飲食器具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菜式和烹調(diào)方法千變?nèi)f化,地方菜系各具特色,歷代的飲食器具品種繁多,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從五十多萬年前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最初的食器,到以后歷代發(fā)明的以青銅、鐵、陶瓷等制成的各式飲食器具,當中可以窺見不同烹調(diào)技法的問世。這不但印證了中國的文明進程,更足見美食與美器之間存在一種相伴相依的關(guān)系。并且,古語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要精致的餐具烘托,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中國飲食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舊石器時代中后期(約60萬年前——1萬年前)。這時期的人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獵為生,食物不加調(diào)制,直接生食。后來人類逐步學會了人工取火熟食,更逐漸掌握了采用石板和石子作為傳熱炊具的間接燒烤技法,及發(fā)明用水煮的方法,大大改進了飲食的素質(zhì)。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4千年前)時的進食方式一般是席地而坐,環(huán)火而食。這時期亦見證了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制陶業(yè)的誕生。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使古人定居下來,從而衍生對容器和食器的要求,促進了淘器的發(fā)展。從早期造型簡單的淘器,發(fā)展到后來對陶罐、陶釜、陶甑等炊具的使用,反映了當時水煮、汽蒸的烹飪方法問世;日趨精美的陶制食具更反映了古人對美器的追求與重視。及至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約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時期,中國的飲食生活的基調(diào)和格局初步奠定,以谷物為主,輔之以果、肉、菜的膳食結(jié)構(gòu)和主副食體系形成,飲食禮儀亦逐步完善,還產(chǎn)生了烹調(diào)理論及膳食養(yǎng)生的論述。這個時期更出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兩份食單,包括周代的“八珍”和戰(zhàn)國《楚辭·招魂》中羅列的一席酒菜。這一時期是中國青銅文化的鼎盛時期,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中青銅酒器更是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食器。鼎及簋為夏、商、周時期最盛行的食器,器型風格厚重,繁縟紋飾中具有神秘、獰厲美的特征,與戰(zhàn)國時期蘊含纖巧、活潑及清新風格的漆木制食器有天壤之別。秦、漢(公元前221——220)時期,國家統(tǒng)一強盛,農(nóng)業(yè)發(fā)達,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了中外交流,加上溫室種植技術(shù)的發(fā)明,大大豐富了中國的飲食內(nèi)容。鐵制炊具在漢代開始使用,常見的食具有釜、甑、碗、盤、杯、壺、盒、罐等日用器,以及用于燒烤肉串的烤爐、蒸食的蒸籠,飲茶的托盞,以及具有異域色彩的銀器、玻璃器皿等。魏晉南北朝(220—581)時期,制瓷業(yè)迅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質(zhì)量較高的青瓷。于隋唐、宋元、明清(581——1911)時期,隨著水陸交通與貿(mào)易的發(fā)達,大批城市興起,酒肆飯店也隨著市場的興盛而日趨發(fā)達,促使國內(nèi)各民族飲食文化頻繁交流,更衍生出大量且多樣化的美饌佳肴。高型家具的出現(xiàn)和普及也改變了中國自古以來席地而食的生活習俗。眾人圍坐共同進食的合食制已取代了傳統(tǒng)一人一份的分餐制。食器的發(fā)展方面,瓷器逐漸成為最普遍的食具,除大量生產(chǎn),更運銷海內(nèi)外,其質(zhì)量及制作工藝也日趨精美。這一時期的食器分類越來越細致,茶具、酒具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食具中獨立出來,瓶類實用器逐漸發(fā)展成精致的陳設(shè)品;而常見食具中以碗、盤、瓶及壺出現(xiàn)最多變化。
中國古代餐具史概略 飲食器具產(chǎn)生于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出現(xiàn)之后。 新石器時期:人類學會燒制陶器。陶罐的問世,也正是飲具和食具的誕生之日,它具有飲具和炊具的雙重作用。以后又演化出專門的飲具和食具。此后出現(xiàn)陶鼎,陶豆。晚期,出現(xiàn)灶,釜,鼎,甑,鬲,缽,碗,盆,盤,杯,罐,斗等。材料:多為泥土燒制。 河姆渡文化時期:食器主要是陶缽和陶碗。以后又出現(xiàn)陶鬲。 龍山文化時期:出現(xiàn)專用酒器:陶gui(這個字是規(guī)字下面一個鬲字,我的電腦打不出。)進食器:餐匙(當時稱匕),以獸骨為材料。 商周-春秋時期:青銅飲食器具主要分三類:飲器,食器,酒具。 飲器:鼎,鬲,簋等。 酒器:爵,觚,觥,尊,觶,斝,盉,鈁,壺,卣,鐘,方彝等。 食器:簋,敦,豆,瓿,盤等。 漆食器類:碗,豆,盤,杯,樽,壺,鈁,羽觴,卮,匕,勺等。 春秋晚期出現(xiàn)刀,勺,叉,箸.匕和斗,也用來熨衣服,一直沿用至唐朝. 許多精品餐具多為貴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時候使用,平民多用簡單的泥土燒制的陶器。 秦漢時期:基本延續(x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餐具,但已經(jīng)有許多變化,特別是融入了胡風。代表餐具有:釜,甑,碗,盤,杯,壺,盒,罐,盆,勺,箸。許多精品餐具多為貴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時候使用。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此時期多為銅,金,銀器。代表餐具有:金盞,金匕,銅樽。鎏金雙鴛團花銀盆,菱花形銀盆,青釉印紋形罐,越窯海棠式碗,越窯劃花酒注(習稱執(zhí)壺,飲酒器)。茶具開始興起:碗,杯,還有用酒器來飲茶。碗杯為金,錫或陶瓷材料。代表有越州碗,白瓷甌。 茶壺在西晉時候出現(xiàn)。 此時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因此餐具文化也是胡汗雜糅,互相影響。尤其是唐朝時期文人力量的興起,帶動了喝茶,飲酒的習俗。 宋朝-明朝:此時期多為陶瓷餐具,最有名的是景德鎮(zhèn)陶瓷。代表餐具有:越窯劃花酒注,永樂青花壓手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次時期茶具興盛。茶具與酒具完全分開。茶具:宋代有素漆托盞(小碗),黑盞。元代有景德鎮(zhèn)青花茶具,明代有宜興紫砂陶。此外還有銅器,銀器,錫器,金器,玉器,水晶,瑪瑙等。茶具上繪有白鶴飛翔,游龍戲鳳,翠鳥舒翼,彩蝶戀花,人物美女,花卉,山水畫等。宋代陶瓷業(yè)發(fā)達,有官窯和民窯。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琺瑯等彩瓷。 明代以后才把箸改稱筷子。 許多精品餐具多為貴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時候使用。文人群體成為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并日漸主導或影響潮流,尤其表現(xiàn)在茶餐具上。 普通百姓和中下地主階層多使用民窯燒制的餐具。 清朝:帶來了滿族的一些飲食特色,但最終被漢化,大體上延續(xù)明朝餐具,在陶瓷業(yè)上有所發(fā)展,但輝煌已不如前。末期,西方飲食進入中國,餐具也隨之變化。 參考書:《長江流域的飲食文化》 姚偉鈞 著 《飲食文化》 穆艷霞 編著 中國古代盛食具 藏貯具廣義地講,用于藏貯食物原料與食物成品的器具均可歸入此類,腌制食品的容器也可視作藏貯器。這類器物的構(gòu)成比較繁雜,包括甕、罐、倉、瓶、壺、菹甖諸類,既有存貯糧食的,也有汲水、提水的,還有存貯剩余熟食和腌食的。部分盛食器如盆、盤類也兼有儲藏的功能。由于功能的多樣化,我們雖可將它們廣義地歸入飲食具中,但僅僅借此說明飲食具的構(gòu)成與發(fā)展,而不作過多的深究。 瓶一種小口深腹而形體修長的汲水器,新石器時代的陶瓶形式多樣且大小懸殊,尤以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進入青銅時代以后,金屬瓶雖已出現(xiàn),但數(shù)量甚少,用于汲水的瓶仍以陶質(zhì)為大宗。形體較小的瓶進而兼具盛酒的功能。 罐罐是小口深腹但較瓶矮胖的器物的泛稱,考古學所指稱的罐,包括了甕、缶、瓿等多種器物,直到北魏時期,文獻中才有"罐"的名稱,但也無確切所指。我們可將新石器時代及其以后用于汲水、存水和保存食品而難以明確歸入其他器類的小口大腹器物統(tǒng)稱為罐。 甕甕是罐類器物的基本形態(tài),用以存水、貯糧,當然也可貯酒,但裝酒的甕多稱為資或盧,形體稍小的甕可稱為瓿,一般在口沿部位有穿孔以備繩索,主要用于汲水。另有一種形態(tài)與甕相近的汲水器名為缶,有蓋,秦國曾以此為樂器。 壺形態(tài)介于瓶和甕之間且有頸的器物稱為壺,因其形似葫蘆而得名。壺可存水,也用以存貯糧,另有一部分盛酒。用作量器的壺叫鍾,陶壺自新石器時代產(chǎn)生后一直沿用,后又有金屬制品及瓷壺行業(yè)。 菹甖形狀似甕但有內(nèi)外兩層唇口,并加有蓋,實際就是今天所說的醬菜壇子。菹就是酸菜,甖則是類似甕的存糧儲水陶器,其命名已示用途。周代已有腌制食品,但尚未發(fā)現(xiàn)其制作器具,最早的菹甖出自漢代墓葬,魏晉唐宋遺物也屢有出土,均為陶瓷制品,至今亦然。 盛食具指進餐時所使用的盛裝食品的器具,約相當于今天所說的餐具,包括有盤、盆、碗、盂、缽、豆、〓、敦、俎、案等類。盤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態(tài)。 盤新石器時代已廣泛使用陶盤作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盤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與我們朝夕為伴。作為中國古代食具中形態(tài)最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為久遠的品類,盤包括了陶、銅、漆木、瓷、金銀等多種質(zhì)料。最為常見的食盤是圓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時期的青銅盤中有一部分是〓洗用具。 碗、盂、缽?fù)胨票P而深,形體稍小,也是中國炊食用具中最常見、生命力最強的器皿。碗最早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歷久不衰且品類繁多。商周時期稍大的碗在文獻中稱為盂,既用于盛飯,也可盛水。碗中較小或無足者稱為缽,或?qū)懽骼?,也是盛飯的器皿,后世專以缽指稱僧道隨身攜帶的小碗,是佛教梵文缽多羅(patra)的省稱,故有"托缽僧"之謂。碗或?qū)憺楸D,如同缽寫作缽一樣,反映了同一類用具的不同質(zhì)料。 盆盤之大而深者為盆,從"鍋碗瓢盆"這一習語中可知,盆自然是用于炊事活動的。但"金盆洗手"的說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洗用具,不過后一種意義的盆古代常寫為鑒,形態(tài)上與盛食之盆也略有差異,新石器時代的陶盆均為食器,式樣較多,秦漢以后食盆的質(zhì)料雖多,但造型一直比較固定,與今天所用基本無別。 豆盤下附高足者稱為豆,豆即是此類物品的泛稱,也專指木質(zhì)的豆,陶質(zhì)豆稱為登,竹質(zhì)的豆則做籩,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已產(chǎn)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時期,漢代已基本消亡。青銅豆最早產(chǎn)生于西周而不見于商代。商周時期,豆均是專以盛裝肉食的,廣泛用于祭祀場合,故后世以"籩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類器皿因此被稱為"禮食之器",用途甚明。 俎平板下安有足謂之俎。俎即可用來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鴻門宴上張良自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時代的此類食具尚無確切的發(fā)現(xiàn),但夏商周時期的俎卻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銅俎。當時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禮器,用來向神薦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連用,代指祭儀,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論語·衛(wèi)靈公》)即言其擅長祭祀禮制之意。 案案的形態(tài)功用與俎多有相似,但秦漢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稱俎。食案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案面長而足高,可稱幾案,既可作為家具,又可用作進食的小餐桌;另一種案面較寬,四足較矮或無足,上承盤、碗、杯、箸等器皿,專作進食之具,可稱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盤。自商周以至秦漢,案多陶質(zhì)或木質(zhì),鮮見金屬案,木案上涂漆并髹以彩畫是案中的精品,漢代稱為"畫案"。 簋青銅質(zhì)圓形帶足的大碗稱為〓,或?qū)懽黧?,又叫作璉,方形的則叫作簠,又叫作瑚,故瑚璉即簠。 簋,專指商周時期的青銅盛食器。在青銅器產(chǎn)生之前,此類器物是陶質(zhì)或竹木質(zhì),被稱為塯,或稱土簋,功能與碗相同。簠簋之稱僅存在于夏商周時期,當時除作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禮器,且多與鼎連用,以偶數(shù)出現(xiàn),用來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與豆不同的是,簋專盛素食,秦漢之際,作為實用器的簠簋已不復(fù)存在。 盒兩碗相扣成為盒。盒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晚期,流行于西漢早中期,有的盒內(nèi)分許多小格,自西漢至魏晉,流行于南方地區(qū),被稱為八子樏,后也發(fā)展出方形,統(tǒng)稱為多子盒,無蓋的多子盒又叫格盤,此類器具均是用來盛裝點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過由陶器變成漆木器或金銀器了。 敦(音對)青銅質(zhì)盛食器,存在于商周兩代,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進入秦漢便基本消失。敦呈圓球狀,上下均有環(huán)形三足(或把手)兩耳(或無耳),一分為二,蓋反置后把手為足,與器身完全相同,同樣用來盛裝黍、稷、稻、粱類谷物食品。方形之敦叫作彝,但屬酒具而非食具。 進食具飲食活動中,將烹飪好的食物從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從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這兩個過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進食器,中國傳統(tǒng)的進食器具可分為勺子和筷子兩類??曜右唤?jīng)產(chǎn)生,歷三千余年而無功能和形態(tài)的木質(zhì)變化,因而被視為中華國粹的一種,成為飲食文化的象征。而勺類進食具的歷史則更為久遠,發(fā)展變化的過程相對要復(fù)雜些。 筷子筷子古稱"箸",至明代始有今稱??脊虐l(fā)現(xiàn)最早的箸出于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文獻中曾記載商紂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但中國發(fā)明使用箸的歷史肯定要早于商代。這種首粗足細的圓柱形進食具,最早應(yīng)是以木棍為之,商周時期出現(xiàn)青銅制品,漢代則流行竹木質(zhì),且多經(jīng)髹漆,至為精美。隋唐時出現(xiàn)了金銀制作的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至宋元時期,出現(xiàn)了六棱、八棱形箸,裝飾也日漸奢華,明清時宮廷用箸更是用盡匠心,工藝考究且有題詩作畫的箸實際成了高雅的藝術(shù)品。 瓢·魁將完整的葫蘆一剖為二便成了兩個瓢,故俗語說"比葫蘆畫瓢",可見最早的瓢應(yīng)是圓形帶柄并是木質(zhì)的。后來又有了陶質(zhì)和金屬瓢,漢代的瓢方形、平底,既可舀水,又可直接進食,稱為"魁",瓢之較小者稱為"蠡",古語有"以蠡測海"言其工作之艱巨,或謂不自量力之意。瓢魁之類,既然可舀水進食,當然也可用以挹酒,上古之世,用于舀水的器具除陶質(zhì)、木質(zhì)的瓢外,尚有以動物甚至人腦殼為瓢者,民族學有許多相關(guān)的例證,考古學也有相關(guān)的發(fā)現(xiàn)。 勺在功能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從炊具中撈取食物入盛食具的勺,同時可兼作烹飪過程中攪拌翻炒之用,古稱匕,類似今天的湯勺和炒勺。另一種是從餐具中舀湯入口的勺,形體較小,古稱匙,即今天所俗稱的調(diào)羹。但早期的餐勺往往是兼有多種用途的,專以舀湯入口的小匙的出現(xiàn)應(yīng)是秦漢及其以后的事。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歷史,屬新石器時代。當時的勺既有木質(zhì)、骨質(zhì)品,也有陶質(zhì)的。夏商周時期出現(xiàn)銅勺,帶有寬扁的柄,勺頭呈尖葉狀,自銘為匕,即勺頭展平后形如矛頭或尖刀,"匕首"之稱即指似勺頭的刀類。自戰(zhàn)國起,勺頭由尖銳變?yōu)閳A鈍,柄也趨細長,此形態(tài)一直為后代沿襲,秦漢時流行漆木勺,做工華美,并分化出湯匙,此后金、銀、玉質(zhì)的匕、匙類也日漸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隨著食具的多樣而更加豐富了。 在古代的飲食活動中,餐勺與箸往往是一同出現(xiàn)并配合使用的。周代時曾規(guī)定,箸只能夾取菜類,而食米飯米粥時則必須用匕,分工十分明確。但延及后代,這一規(guī)定也漸成具文。何況,餐桌上的禮儀只是有閑階級的標示,因為"禮不下庶人",所以對僅以果腹為目的的民眾來說,只要有吃的,徒手去抓去撈又有何妨呢? 炊具通過烹、煮、蒸、炒等手段,用以將食物原料加工成可食用物品的器具就是炊具。這類器物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類別,而以灶為核心用具。 灶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內(nèi)或再于其上懸掛其他器具進行烹飪。這種灶坑在新石器時代廣為流行,并發(fā)展為后世的用土或磚壘砌成的不可移動的灶,至今仍在廣大農(nóng)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時代中期發(fā)明了可移動的單體陶灶,為商周秦漢各代所繼承,并發(fā)展出了銅或鐵鑄成的爐灶,較小的可移動灶稱為灶或鏇,實際就是爐。進入秦漢以后,絕大多數(shù)炊具必須與灶相結(jié)合才能進行烹飪活動,灶因此成為烹飪活動的中心。 鼎新石器時代的鼎均為圓形陶質(zhì),是當時主要的炊具之一。商周時期盛行青銅鼎,有圓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鑊(音獲)鼎、升鼎等多種專稱,主要是用來煮肉和調(diào)和五味的。青銅鼎多在禮儀場合使用,進而成為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征,而日常生活所用主要還是陶鼎。秦漢時期,鼎作為炊具的意義已大為減弱,演化成標示身份的隨葬品。秦漢以后,鼎變?yōu)橄銧t,完全退出了飲食領(lǐng)域。有關(guān)鼎的許多典故說明了鼎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現(xiàn)代語匯中,鼎仍是較為活躍的字根。 鬲(音利)鬲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zhàn)國時已漸趨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獻中此字已很少見。陶鬲是炊具,青銅鬲則同時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時期。 甑(音增)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來蒸飯的器皿,它的鏤孔底面相當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才能使用,相當于現(xiàn)在的蒸鍋。自新石器時代晚期產(chǎn)生后,甑便綿延不絕,今天的廚房中仍能見到它的遺風。 釜古代寫作鬴,實際就是圜底的鍋。它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中期,商周時期有銅釜,秦漢以后則有鐵釜,帶耳的鐵釜或銅釜叫鍪(音謀)。釜單獨使用時,需懸掛起來在底下燒火,大多數(shù)情況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詞,已表明了它作為炊具的用途。 甗(音眼)這是一種復(fù)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燒水煮湯,上部蒸干食。陶甗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有青銅甗,秦漢之際有鐵甗,東漢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相關(guān)的語匯,東周之前的甗無論是陶還是銅,多是上下連為一體的,東周及秦漢則流行由兩件單體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與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與灶相配才能使用。漢代有時徑直將甗稱為甑。 鬶(音規(guī))將鬲的上部加長并做出流,一側(cè)再安裝上把手就成了鬶,這是中國古代炊具中個性最為鮮明獨特的一種,只流行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發(fā)現(xiàn),同鬲一樣,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裝流質(zhì)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顯得功能更齊全。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與足分離明顯。陶斝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也是空足炊具之一。進入夏商周時期的斝變?yōu)槿龡l實足,且多青銅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幾百年間,作為酒具的斝則盛行于商周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