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白酒是如何勾兌的原理,醬香白酒勾調法

本文目錄一覽

1,醬香白酒勾調法

正規(guī)的就是用酒溝酒。即用一到七輪次的酒進行大勾兌再用所謂的調味酒來進行勾兌。有些用的就是在大型白酒勾兌的基礎上使用香精、香料。即食用酒精、甲酸、乳酸、單寧等。還有一些就直接用酒精與香精、香料等進行勾兌從而以假亂真。

醬香白酒勾調法

2,醬香型酒醅原漿酒為什么要勾兌

勾兌是釀酒的基本工藝,從甑鍋中直接流出來的原漿酒是不能直接喝的。比如醬香型白酒一般要儲存5年以上才拿出來,還要通過將不同批次不同窖池的原酒進行勾兌,使酒達到最適口的效果;濃香型白酒一般要儲存一年以上才拿出來,然后通過勾兌達到適口的效果;清香型白酒也一樣,將不可以將原酒直接拿出來裝瓶飲用,也要經過勾兌才可以達到最佳飲用效果。
搜一下:醬香型酒醅原漿酒為什么要勾兌?

醬香型酒醅原漿酒為什么要勾兌

3,為什么醬香型白酒也需要勾兌

嚴格來講,除非陳年老酒(密封不夠好且?guī)资炅耍凭舭l(fā)已經導致沒什么酒勁了,都是不能也不需要勾兌的?。∷?,以前“勾兌”實際上是一個貶義詞!而現(xiàn)在大陸的制酒標準,是在嚴重缺糧且要喝酒的條件下將就的,是可以“勾兌”或“加漿”的,于是,你有“醬香型白酒也需要勾兌”的錯覺?。“磦鹘y(tǒng)釀酒,聽說過“勾兌”一下的做法嗎?蒸餾酒加水,必然會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喝起來有水味。怎樣達到跟純蒸餾一樣,口感一樣融合圓潤?添加劑??!添加劑?。√砑觿。∮绕洮F(xiàn)在大量用食用酒精,其實就是純粹的乙醇,老酒中間的各種脂和醇都沒有了,怎么辦?添加劑??!添加劑?。√砑觿?!就像老母雞湯中沒老母雞怎么辦?雞精加濃湯寶?。。海?,,,,不過,記得汾酒的產生就是兌水,也是個奇葩吧:)
1965年,茅臺酒的大宗師季克良,發(fā)表了老師李興發(fā)的研究成果——醬香酒史上里程碑之作:《我們是如何勾酒的》。所有的醬香型酒都要經過勾兌,然后才能形成獨特的酒香。勾兌大師用來勾兌酒,每一壇都有其獨特的屬性,輪次、年份、酒體的各不相同。醬香型酒精湛的勾調技術,囊括了各種酒體的巧妙組合,韻味十足、令人陶醉。

為什么醬香型白酒也需要勾兌

4,醬香型白酒是如何勾兌與調味的

產自茅臺鎮(zhèn)的緣得醬香白酒,采用貴州當?shù)氐募t高粱,精選優(yōu)質的小麥,取自赤水河的水,俗稱美酒水。由茅臺鎮(zhèn)百年酒廠釀造,且出廠由品酒師層層把關,承諾不添加一滴酒精,
請正確理解“勾兌”一詞的含意?!搬u香“是指類似醬油(不同于醬油)的香氣,一般認為來自原料經高溫大曲(糖化發(fā)酵劑)在泥窖中長期發(fā)酵,多次續(xù)渣,多種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發(fā)酵轉換成多種香味成分,再加上長期陶壇陳儲,精心勾兌,形成了醬香。 以醬香型國酒茅臺為例,不同的釀酒車間釀造的原漿酒特點不一樣,不同班組釀造的原漿酒不一樣,同一班組不同的窖池出的酒不一樣,同一窖池窖面、窖面、窖底出的酒不一樣,不同輪次出的酒不一樣,為了將這同類型的不同特點的酒,按特定標準進行摻和平衡,以調整白酒主要香型成份的比例,使不同生產期,不同批次的酒達到同一效果,將不同酒質、不同特點酒以不同的比例勾兌在一起,使分子間重新排列組合、補充、協(xié)調、平衡、烘托出主體香的產品風格,因此需要勾兌。白酒勾兌工藝是釀造工藝的下游環(huán)節(jié),合理的、科學的勾兌的可以促使出廠酒達到同一種風格、促使酒質的提高,但釀造出優(yōu)質的原漿酒(也稱基酒)是至關重要的,勾兌僅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生產是每個白酒企業(yè)的根本。無論是餐飲行業(yè)的勾兌,還是白酒行業(yè)的勾兌,勾兌一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勾兌出來的產品是否優(yōu)質,是否對消費者有危害。

5,酒是怎么勾兌的

白酒的勾兌屬于技術范疇,而不是國家條文硬性規(guī)定的。換句話說,白酒的勾兌技術屬于技術壟斷范疇。既然是技術壟斷,是絕對不會公開的。 就如同所有的釀酒廠都具有釀制(勾兌)白酒的技術,但是可以有能力釀制出(勾兌出)茅臺酒的就只有貴州茅臺酒廠, 這就是技術壟斷! 雖然如此,酒業(yè)界仍然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也就是勾兌白酒的基酒應不少于10%,剩下的就是與液態(tài)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 那么,最最關鍵的就是后面這部分,所謂的壟斷技術也是指后一部分,這個就是機密啦。 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我們做番茄炒雞蛋這道菜,一定是番茄要多于雞蛋,如果把二者的數(shù)量以極大的不成比例地顛倒過來,番茄少,雞蛋多,那么這道菜就不叫”番茄炒雞蛋“啦!那就成了“攤雞蛋”啦,番茄成了點綴。 一: 白酒的勾兌技術屬于技術壟斷: 酒業(yè)界有句名言,叫做“生香靠發(fā)酵、提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由此可以看出,白酒的勾兌屬于技術,而這個技術的好壞決定了白酒的品質。因此,白酒勾兌屬于商業(yè)機密,是秘而不宣的。就如同所有人都知道怎么釀制白酒,但是沒有釀制技術和勾兌的技術,斷然不會釀出茅臺酒一樣的道理。 二: 白酒勾兌技術成型要稍晚于酒的釀制: 先進的勾兌技術其實是釀酒的畫龍點睛之筆。以五糧液為例,五糧液擁有計算機勾兌和人工嘗評相結合的獨一無二的先進技術,被業(yè)界譽為“勾兌雙絕”,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白酒的勾兌技術趨于成型是在大約600年前! 勾兌技術走向成熟大概是在600多年前。而且勾兌技術成熟來自于五糧液的勾兌。 目前,五糧液用來勾兌的調味酒屬于特級酒,來自有著600多年釀酒歷史的古窖池,五糧液整個勾兌調和過程,絕不添加任何香精和味素,最終達到“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因此,有專家戲稱,五糧液中庸和諧的品質是勾兌調和出來的。 現(xiàn)代化的勾兌是先進行酒體設計,按統(tǒng)一標準和質量要求進行檢驗,最后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對微量香味成分進行綜合平衡的一種特殊工藝。 四: 勾兌技術混亂,參差不齊: 按照中國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白酒專業(yè)委員會發(fā)布的年報表明: 現(xiàn)在誰也說不清楚市場上究竟有多少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的白酒,又有多少新工藝白酒和勾兌白酒。 業(yè)內人士則認為,由于白酒勾兌技術互相之間的壟斷,市場上的白酒有七成為酒精勾兌,而現(xiàn)在的勾兌白酒只會比這個數(shù)量多,不會少,但是技術參差不齊。 附:白酒勾兌技術: 白酒的勾兌主要是使酒中各種微量成分配比適當,達到該種白酒標準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覺和風格特點。勾兌的做法就是把生產車間的酒逐一品嘗,分析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將它們互相摻和,使各種微量成分按比例配合,酒體更加諧調。 比如,茅臺酒我們都很熟悉啦,茅臺酒的最高境界,不是釀造,應是勾兌,而勾兌的技藝決定茅臺鎮(zhèn)白酒的品位、檔次。
說白了就是加水

6,為什么說醬香酒都是勾兌出來的

不知道曾經何時,“勾兌”就成了假酒的代名詞,也稱了“三精一水”統(tǒng)稱了,直到還是很多人都會談白酒“勾兌”而變色,到底我們對“勾兌”一詞有多少誤會呢?今天小六就跟大家重新認識“勾兌”!在分析之前,小六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剛餾出的酒,這些新酒中有強烈的刺激氣味和同時伴有辛辣味,度數(shù)比較,口感不醇和,都是入口即辣,且是爆辣感。想要酒體更加醇和厚重,必須經過儲存陳釀,存酒一般都用陶壇,由于其特殊的構造,能使酒更好地“呼吸”,加快反應的進程,促進酒的老熟。在陶壇貯存幾年,使內部發(fā)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使酒變得醇和、綿柔,并帶有令人愉快的陳香氣,此時飲用更適合,更令人容易陶醉,是我們常說的“酒是陳的香”。陳釀可以使酒更加醇和,想要使酒更加平衡和統(tǒng)一、就要勾兌了!勾兌,這是白酒生產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即是在生產過程中,將基酒和老酒、味酒等各種酒互相摻和。因為不同車間、不同窖池、不同糟層次的酒、不同輪次的酒,質量、風格不可能完全一致,只有勾兌才能使酒的質量差別得以縮小,質量整體得到提高,使酒體在出廠前質量穩(wěn)定,平衡統(tǒng)一。勾兌好的酒,稱為基礎酒,質量要基本達到同等級酒的水平?!肮磧丁钡膴W妙之處就在于使酒中各種微量成分配比適當,達到該種白酒標準要求或獲得理想的香味和風格。以前很多酒友來找小六我拿酒,說我不要“勾兌”的酒,我不要差酒,只要好酒,有時候真的覺得好笑。事實上,差基酒與差基酒相勾兌,勾兌后的酒也可以變好酒;好基酒與差基酒相互勾兌,勾兌后的酒可以變好或變壞;如果好基酒與好基酒勾兌,假設比例不當,各種酒的性質、氣味不合,勾兌后的酒質量也可能下降。但是只要調酒師技術過關,好基酒與好基酒勾兌,質量總是提高的?!肮磧丁焙軍W妙,能返“差”為寶。在“勾兌”面前,各種雜味的酒不一定是壞酒,因為它們可以用做調味酒,尤其是一些帶有苦、酸、澀、麻的酒,也有可能是好酒。如后味澀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用作帶酒、搭酒;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陳釀味;有焦煳味的酒、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霉味、倒燒味、丟糟味的酒,如果這些酒異味較輕微而又有其特點,也可作為搭酒,少量用以勾兌,可增加酒的香氣。調味酒的種類很多的,幾乎都是使用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純糧食酒。如果單獨品嘗,常常感到味怪而不諧調,容易誤認為是壞酒。調味酒的種類、質量、數(shù)量與調味效果也有密切的關系?;A酒做好就可以了嗎?不,還要對其進行調味的。調味可以說是勾兌后的基礎酒的一項加工技術,相當是寫文章時候“修改潤色”。調味的效果與基礎酒是否合格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基礎酒好,調味就容易,調味酒的用量也少。調味酒界內人士稱作精華酒,采用特殊少量的(一般在1/1000左右)調味酒來彌補基礎酒的不足,加強基礎酒的香味,突出其風格,使基礎酒在某一點或某方面有較明顯的改進,質量有較明顯的提高。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喝基酒時候,都很難喝,喝勾調好的酒,酒質又是那么好的原因了!白酒調味有什么作用與原理?主要歸納成三種類型的:添加作用、化學反應作用和平衡作用。調味前,必須明確了解基礎酒的特點,選擇好需要的調味酒類型。必須先進行小樣預試驗,記錄各類味酒用量,通過品評合格后再批量調味。調味后的酒一般需要貯存7~15天(醬香型白酒的話,存儲甚至更長的時間),然后再品嘗,確定成品酒體!只有大家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白酒的勾兌和調味都需要有精細的嘗酒水平,嘗評技術是勾兌和調味的前提。如果嘗評水平差,就會大大影響整個勾兌調味的效果。為了盡可能保證準確無誤,對勾兌、調味后的酒,一般采取集體嘗評的方法,以減少誤差。看到這里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白酒的勾兌與調味有了新的認識吧,學習到之后,以后就不要人云亦云了,小六也希望大家能與身邊朋友傳播知識,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白酒的“勾兌”。文:小六(deyujiuye666)參考書籍GR白酒品鑒
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因為勾兌就是最后一步工藝
勾兌酒是一種工藝,是醬香型的白酒的核心。醬香型白酒最核心的釀造工藝就是以酒勾酒,是將白酒標準化的一個關鍵。采用陳年老酒進行勾兌使得口感更好品質更加。醬香型白酒釀造都經過了復雜的工藝其中要經過七次取酒,這七次取得酒就是基酒也就是所謂的原漿酒,不同批次取出來的基酒品質也大不相同,再存放五年以上后將這些酒再與新酒進行勾兌才能產出更好的優(yōu)質醬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在經過傳統(tǒng)工藝釀造的時候產生的不同的酒需要勾兌進行調和,一個優(yōu)質的勾調師可以通過勾調將中等的酒調制成高檔。勾兌酒是一種工藝,是醬香型的白酒的核心。茅臺酒也是酒勾酒勾兌出來。如果你還想具體的了解可以看一下七種武器酒其中一件酒配一拼30ML的酒王自己進行勾兌,可以幫助你更好的了解為什么醬香酒都是勾兌出來的。

7,醬香型白酒是如何釀造的

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臺鎮(zhèn)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shù)貎?yōu)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jié)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粕a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于其生產周期長,資金占用巨大,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企業(yè)屈指可數(shù)。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采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采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zèng)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fā)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pēi)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fā)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fā)酵,每加曲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共八次發(fā)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后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后進行盤勾。盤勾后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后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型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 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在釀制過程中不加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fā)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酒度一直穩(wěn)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不加水,都是以酒勾酒。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翻拌→堆積→入窖→發(fā)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編輯本段工藝說明 1.原料粉碎 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經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 2.大曲粉碎 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fā)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fā)酵。 3.下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fā)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輪發(fā)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優(yōu)質酒醅,經測定,其淀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fā)水后堆積潤料10h左右。 (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后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fā)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淀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3)攤涼 潑水后的生沙,經攤涼、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fā)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過稀釋而成的。 (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后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季堆矮,堆集時間為4~5天,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可用手插入堆內,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fā)酵。 (5)入窖發(fā)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經拌勻,并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發(fā)酵窖加滿后,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發(fā)酵30~33天,發(fā)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 4.糙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 (1)開窖配料 把發(fā)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約300kg左右),與粉碎、發(fā)糧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為175~187.5kg。其發(fā)水操作與生沙相同。 (2)蒸酒蒸糧 將生沙酒醅與糙沙糧粉拌勻,裝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稱生沙酒,出酒率較低,而且生澀味重,生沙酒經稀釋后全部潑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參與發(fā)酵。這一操作稱以酒養(yǎng)窖或以酒養(yǎng)醅。混蒸時間需達4~5h,保證糊化柔熟。 (3)下窖發(fā)酵 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拌勻,堆集發(fā)酵,工藝操作與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發(fā)酵。應當說明,醬香型白酒每年只投兩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個輪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將酒醅反復發(fā)酵和蒸酒。 (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發(fā)酵時要注意品溫、酸度、酒度的變化情況。發(fā)酵一個月后,即可開窖蒸酒(烤酒)。因為窖容較大,要多次蒸餾才能把窖內酒醅全部蒸完。為了減少酒分和香味物質的揮發(fā)損失,必須隨起隨蒸,當起到窖內最后一甑酒醅(也稱香醅)時,應及時備好需回窖發(fā)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將堆集酒醅入窖發(fā)酵。 蒸酒時應輕撒勻上,見汽上甑,緩汽蒸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醬香型白酒的流酒溫度控制較高,常在40℃以上,這也是它“三高”特點之一,即高溫制曲、高溫堆集、高溫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稱為“糙沙酒”。酒質甜味好,但沖、生澀、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產周期中的第二輪酒,也是需要入庫貯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頭應單獨貯存留作勾兌,酒尾可潑回酒醅重新發(fā)酵產香,這叫“回沙”。 糙沙酒蒸餾結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經攤涼,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勻堆集,再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輪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澀味。以后的幾個輪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別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統(tǒng)稱“大回酒”,其酒質香濃,味醇厚,酒體較豐滿,無邪雜味。第六輪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稱“小回酒”,酒質醇和,糊香好,味長。第七次蒸得的酒為“枯糟酒”,又稱追糟酒,酒質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較濃。第八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為丟糟酒,稍帶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經稀釋后回窖發(fā)酵。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八次發(fā)酵、七次流酒。從第三輪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較粗,醅內淀粉含量較高,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發(fā)酵結束,丟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醬香型白酒發(fā)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總量與投料總量比例高達1:1左右,各輪次發(fā)酵時的加曲量應視氣溫變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質情況而調整。氣溫低,適當多用,氣溫高,適當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輪次可適當多加些,而六、七、八輪次可適當減少用曲。 生產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經過揚涼、加曲后都要堆集發(fā)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熱芽孢桿菌、酵母菌等進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溫到達45~50℃時,微生物已繁殖得較旺盛,再移入窖內進行發(fā)酵,使釀酒微生物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保證發(fā)酵的正常進行,這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獨有的特點。 發(fā)酵時,糟醅采取原出原入,達到以醅養(yǎng)窖和以窖養(yǎng)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積發(fā)酵完后,準備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保證發(fā)酵正常、產香良好。尾酒用量由開始時每窖15kg逐漸隨發(fā)酵輪次增加而減少為每窖5kg。每輪酒醅都潑入尾酒,回沙發(fā)酵,加強產香,酒尾用量應根據(jù)上一輪產酒好壞,堆集時醅子的干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kg以上,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后丟糟不潑尾酒?;鼐瓢l(fā)酵是醬香型大曲白酒生產工藝的又一特點。 由于回酒較大,入窖時醅子含酒精已達2%(V/V)左右,對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起到積極的作用,使產出的酒綿柔、醇厚。 醬香型白酒代表茅臺酒生產用窖是用方塊石與粘土砌成,容積較大,約在14m3或25m3左右。每年投產前必須用木柴燒窖,目的是殺滅窖內雜菌,除去枯糟味和提高窖溫。每個窖用木柴約50~l00kg之間。燒完后的酒窖,待溫度稍降,掃除灰燼,撒小量丟糟于窖底,再打掃一次。然后噴灑次品酒約7.5kg,撒大曲粉15kg左右,使窖底含有的己酸菌得到營養(yǎng),加以活化。經以上處理后,方可投料使用。 由于酒醅在窖內所處的位置不同,酒的質量也不相同。蒸餾出的原酒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即醇甜型、醬香型和窖底香型。其中醬香型風味的原酒是決定茅臺酒質量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由窖中和窖頂部位的酒醅產生的,窖香型原酒則由窖底靠近窖泥的酒醅所產生;而醇甜型的原酒是由窖中酒醅所產生的。蒸酒時這三部分酒醅應分別蒸餾,酒液分開貯存。 為了勾兌調味使用,醬香型酒也可生產一定量的“雙輪底”酒,在每次取出發(fā)酵成熟的雙輪底醅時,一半添加新醅、尾酒、曲粉,拌勻后,堆集,回醅再發(fā)酵,另一半雙輪底醅可直接蒸酒,單獨存放,供調香用。 5.入庫貯存 蒸餾所得的各種類型的原酒,要分開貯存容器中,經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 6.精心勾兌 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bu xiaode

推薦閱讀

醬香白酒是什么味道?醬香白酒的味道是從哪里來的?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