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輝縣洪州鄉(xiāng)酒精廠在哪里
輝縣洪州,過去鋼廠就到了
2,河南輝縣市洪州鄉(xiāng)五里河村鄉(xiāng)馬平
五里河村
3,洪州的輝縣古稱
輝縣北部宋稱洪州,有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城的佳話,今遺址在洪州鄉(xiāng),又改名洪洲鄉(xiāng)。輝縣市內(nèi)主干道有洪州大道。輝縣市遠古時期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屬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內(nèi)地,周稱凡國、共國。周厲王十六年,共國君共伯和受諸侯擁戴,代行王政,號共和,是為元年(前841年,為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春秋屬衛(wèi),戰(zhàn)國歸魏,秦屬三川郡。西漢,縣境東部置共縣,西部屬山陽縣。東漢、晉、北魏、東魏因之。隋開皇六年(596年),省山陽縣,改置共城縣。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共州,轄共城、凡城二縣;武德四年廢州,并凡城縣入共城縣。宋因之,又析洪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避顯宗允恭(共之諧音)之諱,改稱為河平縣;明昌三年(1192年)又改稱蘇門縣;貞祐三年(1215年)升蘇門縣為州,因百泉威惠王祠有清輝殿(取謝靈運“山水含清輝”詩名命名),故以“輝”為名,稱“輝州”,領(lǐng)蘇門、山陽二縣。元代因之,后廢蘇門縣,改山陽為鎮(zhèn),仍稱輝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州立縣,改輝州為輝縣,屬河南省布政使司衛(wèi)輝府。清代因之,民國16年(1927年),天門會舉義,在西平羅建合平縣,不久即廢。洪州(輝縣)大改造河南省輝縣,古稱洪洲,荒山丘陵占土地面積百分之七十。輝縣人民改土造田,讓壞地變好地。他們修整了土地16萬畝,新造田兩萬五千畝。洪州城,方圓19萬畝亂石干河灘。當時縣委書記鄭永和(1922年10月生-----2007年2月去世)帶領(lǐng)輝縣人民大戰(zhàn)洪州城,第一批良田1500畝建成了。輝縣人還建起了電灌站,把百泉水引上了山。歷來干旱缺水的西井峪大隊變了樣。輝縣人民大干8年,水澆地面積由1965年的36萬畝,發(fā)展到今天的64萬畝。輝縣人民還提前建成了石門水庫的大壩,修建了山區(qū)公路30條。輝縣以前是水難、路難、生活難,是水通、路通,生活越過越美好。周恩來總理說:輝縣人民干得好,輝縣人民在前進!后來,山區(qū)人民把對老書記鄭永和的一片深情厚誼化作“人民永和”四個大字,刻在千米之高太行山巔的巨石上。 “拿起白蒸饃,想起鄭永和;拿起人民幣,想起鄭書記?!倍嗄陙?,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輝縣市流傳著這樣兩句話。這是輝縣人民對六七十年代鄭永和同志帶領(lǐng)群眾治山治水輝煌業(yè)績的深切緬懷;這是輝縣人民對鄭永和同志晚年不變的公仆本色的高度評價。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原水電部部長錢正英,在《我和我的師友們》一書中以“共產(chǎn)黨員的好書記”為題這樣寫道:我去河南查勘時,聽說那里傳誦著兩句話:“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懷念三書記”。這三位書記是:蘭考縣的焦裕祿、林縣的楊貴和輝縣的鄭永和。1974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也曾出品同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