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糧食是多少斤(古時一擔糧食是多少斤)

1. 古時一擔糧食是多少斤

1. 古時一擔糧食是多少斤

一升酒現(xiàn)在重1.25斤,10升為一斗,一斗重12.5斤,等于6.25千克。

2. 古代一擔糧食

2. 古代一擔糧食

谷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食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無論哪個民族,都有大量的關于谷物的傳說。谷物生產(chǎn)是中國農業(yè)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出現(xiàn)了五谷、六谷、九谷、百谷等稱謂,它們成為農業(yè)或糧食的代稱。

清代學者程瑤田(1725—1814)還著有《九谷考》一書,對粱、黍、稷、稻、麥、大豆、小豆、麻、苽等9種作物進行考證。后來其他稱謂漸少,五谷定為一尊。至今的春聯(lián),五谷豐登仍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祝愿。

3. 古時候一擔糧食是多少斤

斗是容積單位,即度量衡中的量度單位,主要用于糧食的計量,現(xiàn)在除極個別地方外,很少有人使用了,大致的換算關系是:

1石=10斗=150斤=75千克

1斗=10升=15斤=7.5千克

1升=10合=1.5斤=0.75千克

所以二斗糧食是三十斤

4. 一千擔糧食等于多少斤

不同的糧食,比重是不一樣的。因此說,這個問題沒有特別標準,特別準確的答案。只能說個大概數(shù)據(jù)即兩到三斤左右。比如裝谷物,比重較輕,不會超過兩斤(一公斤)。如果是裝綠豆或是最好的大米,那就會達到三斤到四斤。其實,不同的物質比重都是不同的。要想通過體積知道重量,那就一定要知道具體是什么物質、什么品種。

5. 古代的一擔糧食是多少斤

古代一擔糧食相當于100斤。

在古代,糧食均以容量論,而容量單位有合、升、斗、斛,1斛等于5斗,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10合。重量單位有銖、兩、斤、鈞、石,因為十斗糧食相當于1石,即2斛,所以對于糧食也論石。這里的“石”和“擔”相通,主要是因為一石糧食,恰好是一個成年男子可以彎腰擔起來的重量,所以人們習慣將一石成為一擔。一石糧食,等于四鈞,一鈞等于三十斤,所以一擔糧食,等于120斤。而古代是以十六進制,現(xiàn)在則是以十進制,按現(xiàn)在的算法,一擔糧食,相當于100斤。

現(xiàn)在,對于重量的計算,都是采用公制計量,但是在很多農村,人們依然還在小范圍的沿用原來的計量單位,例如斗、升、石等等。不過,若要將糧食拿到市場上去交易,就不會使用這些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了,而是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雖然現(xiàn)在很難遇到使用傳統(tǒng)計量單位的情況,不過我們對于原來老一套的計量單位,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并不陌生。這不僅僅在生活中會遇到,尤其是在影視作品中,常常會看到傳統(tǒng)的計量方式。例如,在《紅高粱》這部電視劇中,縣長朱豪三為了讓中央軍的兩個團留下來抗日,共同保護高密,于是答應兩個團的要求,為他們征一萬三千擔糧食。為了能順利征到這么多糧食,朱豪三還提出“一人一升米,合力救高密”的宣傳口號。

相信在看到這個情節(jié)時,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的想知道這一擔米是多少啊?這要按現(xiàn)在的市斤,一擔米等于多少斤?如果對于這些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不了解的人,可能就會云里霧里,還真不知道究竟是多少。一萬三千擔糧食多不多,以全縣之力也難以湊齊這一萬三千擔糧食,這還真不得不讓人好奇,一擔糧食等于多少斤的問題。

為什么會存在現(xiàn)在的人們很難了解過去人們的計量單位這種差異,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眾多度量衡標準,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歷史上,就出現(xiàn)了三次較大的度量衡大統(tǒng)一。首先是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這個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其次是隋文帝統(tǒng)一南北朝后,開始統(tǒng)一度量衡,再次是1907年開始,歷時21年才完成的中華度量衡統(tǒng)一。這次的大統(tǒng)一,主要是為了統(tǒng)一過去度量衡混亂的狀況,同時也為了與國際接軌。所以這次的統(tǒng)一讓中國的度量衡走向了國際化。

民國政府在1928年頒布了《中華民國權度和標準方案》,重量在標準上以一公斤為標準斤,在市用上以標準斤的二分之一為一市斤,一斤為十六兩。這雖然和我們今天的進位制有差別,但單位卻很相近。而前兩次統(tǒng)一,采取的都是古制,在幾千年的沿用中,就形成了民間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在新的標準頒布以后,人們一下子很難適應得過來,就比如1984年頒布新的法定計量單位以后,一些老的計量單位依然還在民間沿用,遲遲沒有得到“下崗”。

所以,我們今天所用的計量單位,即市場交易所采用的計量單位都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歷經(jīng)幾次變革后形成的法定計量單位。而一些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在民間由于習慣的原因,依然還在小范圍的使用,但這并不足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不過,在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中,因為從教科書中以及在生活實踐中,接觸到的都是新采用的計量單位,對過去的一些計量的老傳統(tǒng)和習慣,很少有人會換算。

不會換算一些民間習慣性的計量單位,就看不懂一些古裝劇中數(shù)量計算,例如,我們在影視劇中常常聽到“堂堂七尺男兒”這種說,而七尺男兒有多高,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知道的了。在很多農村,我們也常常聽到一擔糧食、一挑田、一斗谷子、一升米的這種說法,這些都是古代計量方式在人們的生活中影響深遠的表現(xiàn)。同時,也存在容量單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問題,所以就有些搞不清楚,這一擔糧食究竟是多少斤。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一擔糧食究竟等于多少斤。在古代,糧食均以容量論,而容量單位有合、升、斗、斛,1斛等于5斗,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10合。重量單位有銖、兩、斤、鈞、石,因為十斗糧食相當于1石,即2斛,所以對于糧食也論石。這里的“石”和“擔”相通,主要是因為一石糧食,恰好是一個成年男子可以彎腰擔起來的重量,所以人們習慣將一石成為一擔。一石糧食,等于四鈞,一鈞等于三十斤,所以一擔糧食,等于120斤。而古代是以十六進制,現(xiàn)在則是以十進制,按現(xiàn)在的算法,一擔糧食,相當于100斤。

6. 古時一擔糧食是多少斤的

1000克(g)=2斤。

1、千克是公制計量單位,一千克等于一公斤,合我國二市斤。1千克=1公斤,1千克=2斤,1千克=20兩,1 千克 = 1,000 克。

2、斤也作“觔” 質量單位:市制一~為十兩(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兩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見筋(觔)。中國和東南亞各國所用的各種重量單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國在1929年規(guī)定的標準單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7. 古代一擔糧食等于多少斤

古代的一公斤是現(xiàn)在的三斤二兩。

8. 古代一擔糧食多少斤

由于古代馬車全部都是木質結構,不能載重太多,所以六匹馬拉1500斤左右

9. 古代軍糧一擔是多少

一擔糧食究竟等于多少斤。在古代,糧食均以容量論,而容量單位有合、升、斗、斛,1斛等于5斗,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10合。重量單位有銖、兩、斤、鈞、石,因為十斗糧食相當于1石,即2斛,所以對于糧食也論石。這里的“石”和“擔”相通,主要是因為一石糧食,恰好是一個成年男子可以彎腰擔起來的重量,所以人們習慣將一石成為一擔。一石糧食,等于四鈞,一鈞等于三十斤,所以一擔糧食,等于120斤。而古代是以十六進制,現(xiàn)在則是以十進制,按現(xiàn)在的算法,一擔糧食,相當于100斤。

10. 古代的一擔米是多少斤

從秦始皇制定統(tǒng)一度量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十六兩的計量方法。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人們普遍采用的換算方式是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31.25(克),一些中醫(y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jīng)多次變革,明代以后才大體穩(wěn)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兩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37.2克。

推薦閱讀

一擔擔是什么意思(一擔挑是什么意思)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