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青:老傳統(tǒng)酒。習酒用的也是赤水河的水,用的也是和飛天茅臺一樣的紅纓子糯高粱,生產出來的醬香酒,和飛天茅臺仍然不是一個味兒。所以,盡管醬香酒“1298754”的傳統(tǒng)老工藝相當重要,但它不是決定醬香酒正宗與否的首要因素。是因為微生物嗎?就是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決定了正宗的醬香酒,只能產自于茅臺鎮(zhèn)。
山西有什么好酒?
山西人愛喝酒,喝酒能助興。招待客人,各種宴會,必有酒,山西不只男人愛喝,女人稍許也能來上幾杯。山西不只有汾酒,竹葉青。還有其他不同種類的好酒分布于各市。汾酒:我國八大名酒之一,產于汾陽市杏花村,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清、正、甜、凈、長。典型的清香型白酒。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北齊的宮廷御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
使得汾酒地位無可撼動。汾酒純正成為了許多人的心頭酒。自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從來,1956年、1963年、1979年、1989的全國歷屆評酒會上,汾酒連續(xù)5次獲得“中國名酒”稱號并獲金獎。并且在國內外各種評比會和展覽會上先后獲得80多次大獎。1997年“杏花村”汾酒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竹葉青:老傳統(tǒng)酒。產于汾陽杏花村汾酒廠??诟?a href="/pijiu/12418/">清醇甜美,保留了竹葉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等十余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陳釀而成。有顯著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梨花春山西梨花春釀酒集團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二大釀酒企業(yè)。位于朔州市應縣,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詩:“紅袖織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
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蕭太后命名,遼朝國酒。用的是獨特的古法釀酒技藝,多數是憑釀酒師傅輩輩傳承的經驗和自已在實踐中的體會,如今隨著釀酒工藝以及設備的更新,許多傳統(tǒng)技法也開始面臨失傳的危險。黃酒忻州代縣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色美味香、酸甜適口"。上世紀90年代黃酒暢銷華北市場,喝代縣黃酒成為一種時尚。
代縣黃酒采用的是北方典型的生產工藝,釀酒技術獨樹一幟,釀制技藝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忻州五爺貢,屬于五臺山內部提供,被稱為佛國圣水。恒山老白干恒山老白干產于五岳之一的恒山腳下渾源縣酒廠,為山西省傳統(tǒng)名酒,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酒質晶瑩透明,清香純正,醇綿清逸,回甜甘爽。被公認為是最干凈、衛(wèi)生的白酒,恒山老白干100ml甲醇含量僅為0.01g,低了國家標準的4倍,國家規(guī)定100ml甲醇油不得大于0.20g,而恒山老白干100ml甲醇油含量僅為0.02g,低了國家標準的10倍。
大同的酒文化承載著千年歷史的滄桑。擁有“集仙酒”、“松花酒”,“渾源八棱”老白干酒等。白葡萄酒“錦林牌”山西白葡萄酒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廠的產品。清徐露酒廠生產葡萄酒已有50年歷史,是我國生產葡萄酒最早的廠家之一。芳香濃郁、味甜、微酸、協(xié)調、柔和、細致,有爽凈、利口、回味悠長。1980年、1984年、1988年獲三屆山西省優(yōu)質產品獎,1984年獲輕工業(yè)都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
目前,年產量100余噸,產品暢銷全國10多個省市,遠銷英、美等國家。木瓜黃酒晉中市介休縣木瓜黃酒,最著名的的是義安鎮(zhèn)的“咸享涌”黃酒?!跋滔碛俊本品痪嘟褚延?00余年的歷史,1980年恢復生產木瓜黃酒。在當地傳有“若想活到九十九,天天得飲咸享酒”之說。潞酒長治市潞酒 ,唐朝便開始釀造。潞酒廠是新中國第一家國營酒廠。
行家對它的評價是:柔綿純正、清香醇厚、味厚回甜。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有濃厚的梨花香氣。有民諺曰:"上黨潞酒,天下少有"。菖蒲酒山西省垣曲縣的傳統(tǒng)保健名酒,在公元168年以前菖蒲酒早已成了朝廷貢品,是一種滋補飲料酒,入口甜香,甜而不膩,略帶藥味,使人不厭,釀和爽口,辣不嗆喉,飲后令人神氣清爽。其他還有如孝義羊羔酒,太原高粱白等,山西是中國酒文化發(fā)源地,所以品種繁多,口味獨特,山西有這么多酒,你都喝過哪些???。
白酒的產地對白酒有什么影響呢?
影響肯定是巨大的:茅臺酒最先提出了:"離開了茅臺鎮(zhèn)生產不了茅臺酒。"并最先獲得原產地保護,這也就是說,離開茅臺鎮(zhèn),就釀造不出正宗醬香酒。中國7.5平方公里醬香酒核心產區(qū),不可替代。那么,只有在茅臺鎮(zhèn)才能釀出正宗醬香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一起來看看。離開茅臺鎮(zhèn)釀不出正宗醬香酒醬香酒酒體醇厚、優(yōu)雅細膩、回味悠長,深受愛酒人士喜愛。
而想要擴大醬香酒產能,去別的地方,用同樣的原料、工藝等釀造醬香酒,味道卻始終與茅臺鎮(zhèn)本地,釀造的醬香酒不一樣。為什么,離開茅臺鎮(zhèn),就釀不出正宗的醬香酒?真相到底是什么?今天,就為大家揭曉謎底。天下醬香出貴州,貴州醬香在茅臺。離開茅臺鎮(zhèn),為什么就釀不出正宗的醬香酒呢?這個問題從建國以來,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釀酒人。
茅臺鎮(zhèn)地處云貴高原的大婁山深處,山高、水湍、路險、地狹。在建國后的多數年份里,飛天茅臺的產量總是供不應求。在茅臺鎮(zhèn)擴大產能吧,一是交通不便,物資進出都困難;二是土地狹窄,想建個廠房都得開挖半座山。政府曾多次想異地建廠,好擴大醬香酒的產能:一滿足國人的口福,二出口創(chuàng)匯(文革期間一噸茅臺酒可以換回40噸鋼鐵)。
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中國總結六十多年來的不斷探索,離開茅臺鎮(zhèn)釀就不出正宗醬香酒的原因,大體如下:是因為赤水河嗎?不是因為距離茅臺鎮(zhèn)幾十公里之隔的四川古藺縣的郎酒,用的也是赤水河的水。他們釀造的青花郎、紅花郎醬香酒,口感、味道總是和茅臺鎮(zhèn)產的有差距。水是酒之血。所以,盡管赤水河的水非常重要,但它不并是決定醬香酒正宗與否的首要因素。
是因為紅高粱嗎?也不是。因為同屬于茅臺集團的習酒,位置就在赤水河下游,距離茅臺鎮(zhèn)四十多公里的習水縣,與郎酒一河之隔。習酒用的也是赤水河的水,用的也是和飛天茅臺一樣的紅纓子糯高粱,但是生產出來的醬香酒,和飛天茅臺仍然不是一個味兒。糧為酒之肉。所以,盡管紅高粱也很重要,但它也不是決定醬香酒正宗與否的首要因素。
是因為老工藝嗎?還不是。1974年,茅臺酒廠的產量只有500多噸。為了早日實現毛主席1958年成都大躍進會議上提出的——“茅臺搞它一萬噸”的最高指示,茅臺酒廠一分為二。分出一半的工人、技術員、中高層管理人員,到遵義異地實驗生產茅臺。因為遵義是大城市,比茅臺鎮(zhèn)生活條件更好,所以分去遵義酒廠的人,其實能力更強、技術更高。
他們用和飛天茅臺一模一樣的“一年周期、兩次投料、九蒸九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五年儲存、四輪勾調”的傳統(tǒng)老工藝,結果生產出來的醬香酒,還是和飛天茅臺不一樣。實驗總共進行了11年、9個周期、63輪生產。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前來驗收,說了一句很有中國智慧的話:茅臺異地實驗沒有失敗。什么意思,其實是沒有成功的另外一種表達而已。
所以,盡管醬香酒“1298754”的傳統(tǒng)老工藝相當重要,但它還不是決定醬香酒正宗與否的首要因素。是因為紫紅泥嗎?這個仍然不是。當年拉到遵義異地實驗酒廠的,就是和飛天茅臺一樣的茅臺鎮(zhèn)的巖石、茅臺鎮(zhèn)的紫紅色泥土,甚至包括茅臺酒廠的灰塵,都掃了一箱子帶過去。結果歷經11年生產出來的,還是口感不一樣的醬香酒。
所以,盡管砌窖坑的茅臺石頭和封窖坑的紫紅泥土尤為重要,但它們仍不是決定醬香酒正宗與否的首要因素。是因為微生物嗎?是的就是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決定了正宗的醬香酒,只能產自于茅臺鎮(zhèn)。為什么呢?云貴高原海拔1200米上下,茅臺鎮(zhèn)的海拔只有四五百米。兩座聳峙的大山,夾著一條奔騰的赤水河。河隨山轉,幾個彎兒過后,形成一條7.5公里長的封閉河谷。
茅臺鎮(zhèn)就在這個狹長的封閉河谷內。這里一年四季根本見不到刮風,甚至千百年來都沒見過刮大風。山那么高,谷那么深,再加上幾個拐彎,天上就是有風也刮不進來呀!茅臺鎮(zhèn)地處北緯27度,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最熱的時候40度以上,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在0度以上。無風、天熱、少雨、潮濕,不適合人類生存,倒是特別適合微生物的繁衍。
茅臺鎮(zhèn)的釀酒歷史,向前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千秋百代釀酒積累的微生物,在這個不刮風的河谷內繁衍生息,形成了全世界最獨特的釀酒壞境。茅臺鎮(zhèn)的醬香酒工藝,有個非常獨特的開放式堆積發(fā)酵程序。就是糧食拌曲之后,先堆在窖坑外面,露天敞開發(fā)酵幾天,充分吸收空氣中的各種微生物。當堆積的溫度達到攝氏50多度之后,再下到窖坑里去發(fā)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