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酒業(yè)集團公司,內部實行品酒委員會制度,按品酒出勤次數(shù)和品酒師級別,按月發(fā)放品酒津貼,滿勤的話高級品酒師500左右,中級300左右,這些品酒師都是技術人員,工資是按檢驗、化驗等專業(yè)技術人員工資水準發(fā)放,跟是不是品酒師沒關系。清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里雜醇油含量最低的白酒,香氣清雅純正,不上頭。
1、白酒哪種好?該相信品酒師的嗎?
中國白酒有12大香型,以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為基礎,發(fā)展到鳳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董香型,馥郁香型。因釀造工藝和釀造時間的不同,各種白酒都有自己的風格,而今,濃香型占中國白酒總量的70%以上,是中國白酒的主流香型,典型代表為瀘州老窖,五糧液,酒祖杜康等等,濃香型白酒也分為單糧型和多糧型,也有“川派”和“江淮派”之分。
而醬香型白酒以貴州茅臺酒代表,逐步發(fā)展起來新銳品牌:釣魚臺酒、習酒、國臺酒等等,因醬香酒受釀造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赤水河流域,核心產(chǎn)區(qū)在茅臺鎮(zhèn),傳統(tǒng)大曲醬香酒要嚴格遵守12987工藝,從釀造到出廠需要5年的時間,所以,產(chǎn)能有限,加上時間成本,醬香型白酒都很貴,在中國白酒香型里屬于貴族香型之稱,清香型白酒以北方為主,典型代表為山西汾酒。
清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里雜醇油含量最低的白酒,香氣清雅純正,不上頭,米香型是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的南派白酒,是以大米為原料,釀造工藝簡單,發(fā)酵周期短,所以米香清雅,入口綿柔??傊?,不管什么香型的白酒,只要在“色香味格”上具有典型性和協(xié)調性,都是好酒,什么是好酒?自己喝著舒服的酒就是好酒。我從事白酒營銷有近20年了,以我個人的偏好,喜歡醬香型白酒和馥郁香型白酒,如茅臺、釣魚臺、內參酒,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酒,
2、我是茅臺鎮(zhèn)做酒世家,也是品酒師,如何把家里的好酒賣更好?
實話實說,在茅臺鎮(zhèn)缺的不是好酒,而是那份持續(xù)做好酒,只做好酒的心。因為要堅持真的是太難了,其實我曾經(jīng)也想過隨大流,反正3元錢一斤串酒經(jīng)過深度處理增加到4元5左右以后,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識別不出來的,而且這百分之八十的市場基數(shù)是最大的。但是啊,可能也是性格問題吧!我有一個習慣,我購買了不地道的東西我要罵人,反過來一想我以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做酒,別人是不是會罵我呢?問候我們家祖宗十八代呢?我也是茅臺鎮(zhèn)的人,祝君好運,我想說的意思,其中意思你一看就應該明白,
3、我想知道高級品酒師的一般月工資是多少,高不高呀?
確切的真實數(shù)字可能沒有人會輕易提供給你。我這里說兩個實際的例子,僅供參考,某上市酒業(yè)集團公司,內部實行品酒委員會制度,按品酒出勤次數(shù)和品酒師級別,按月發(fā)放品酒津貼,滿勤的話高級品酒師500左右,中級300左右,這些品酒師都是技術人員,工資是按檢驗、化驗等專業(yè)技術人員工資水準發(fā)放,跟是不是品酒師沒關系。
大約是2004年,我的一個朋友家里開一個酒廠,為了開發(fā)一種新酒,從江浙某地聘請了一位品酒師傅,其目的是為了確定酒的勾兌配方,品酒師傅坐飛機來的,在我朋友的酒廠就待了三天,除了品酒、一日三餐、睡覺,沒有干其它任何事情。你知道師傅一天吃的什么嗎?三餐全是白米飯就煮白菜,基本上沒有油星兒,而且不抽煙、不喝酒!品酒只是微量,
4、人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
首先要明白品酒師是干什么的,品酒師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判斷酒的好壞。那么酒好壞的標準,品酒師一定要很清楚,酒的好壞不在于哪個班組生產(chǎn)出來,也不在酒里有沒有水,更不在某個權威什么專家制訂的什么標準,那些人云亦云的標準,搞出來就是忽悠人的,酒好壞的判斷標準,只有一個品酒者的身心感受,喝下去身體上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