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康酒的產(chǎn)地是哪里
付費內(nèi)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你好
杜康酒,出于杜康釀酒遺址千年帝都洛陽城外。萬年玄武巖古泉泉水,流淌著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清冽泉水中兩兩雙抱的鴛鴦蝦,見證著杜康泉水的千古傳奇。以桑泥為窖,杜康古桑窖池中億萬的微生物菌群歷經(jīng)歲月繁衍,釀出延綿酒香。釀酒大師嚴循古訓,以五齊六法,匠心配制“窖香幽雅,甘潤怡人”的杜康佳釀
洛陽杜康村是其產(chǎn)地
更多1條
2,杜康泉酒廠怎么樣
“妙水天香,酒泉杜康”公司位于中國秫酒的發(fā)源地---汝陽縣杜康釀酒村,全名河南汝陽縣杜康村酒泉酒業(yè)有限公司,原汝陽杜康(集團)總公司原酒生產(chǎn)基地(汝陽杜康(集團)總公司酒泉酒業(yè))。專門從事酒精、白酒、生產(chǎn)和銷售業(yè)務?,F(xiàn)擁有大批的釀酒技術人才,有評酒師2名,專業(yè)釀酒師25名,以上乘小麥和高粱為原料,以優(yōu)質(zhì)杜康礦泉水為釀酒水源,把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精釀而生產(chǎn)的“白酒杜康”系列,綿甜爽口,清澈透明,濃郁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長、具有生津、、健胃之效,暢銷國內(nèi)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杜康村位于豫西伏牛山前麓,在汝陽縣城北五十里,因杜康造酒于此而得名。它背靠伏牛山,遙望黃河水。遠看山丘起伏,層巒疊翠,千峰競秀。近看綠樹青青、翠峪縱橫、鳥語花香。俯瞰杜康村,參差房舍依勢坐落在山坡,點綴著酒鄉(xiāng)新貌。 在杜康釀酒村的泉水中,大的泉叫酒泉,杜康當年就是用此泉水釀造的美酒,{自杜康釀酒業(yè)發(fā)展以來,此泉一直被汝陽縣杜康釀酒村酒泉酒業(yè)有限公司使用,“酒泉酒業(yè)”也由此得名。}雖然圍砌成菱形的護泉青石板,歷經(jīng)風雨已被剝落得殘殘片片,高高的青石柱經(jīng)歷代游人摩擦,光潔晶瑩可見人影,但酒泉水清亮澄澈,如晶如冰,天愈旱水愈旺,地愈寒水愈暖,每到冬天,從酒泉中升騰起團團白霧,誰不為它的神奇而驚嘆! 釀酒村里出好酒,惟有酒泉釀奇香,該水經(jīng)國際礦泉水開發(fā)公司,國家制品研究所化驗分析,水中含有益于人體的微量元素達四十多種。常飲此水預防胃病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延長婦女的更年期。 酒泉水好,歷代名人贊不絕口,南北朝文學家庚肩吾《酒泉行》中有“噴沸涌出白浪水,旋游泉心五彩蝦”的佳句。酈道元也親臨杜康河考察,留下了“問盡天下千萬水,唯有康河清吾心”的佳作。唐詩人劉方也在《醉酒》中吟到:“共與甫冉行,杜酒帶醉風,凝看杜康泉,裴霧亂繞空”。 “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問世界酒史,唯杜康悠長,稱造酒鼻祖,唯汝陽杜康,這里是中國酒文化的搖籃,酒神杜康就達里發(fā)明了秫酒,開創(chuàng)了中國釀酒業(yè)之先河。周平五東遷洛邑(洛陽),常為戰(zhàn)事憂然,不思飲食。杜康獻以美酒,平王飲后振神增食,龍顏大悅,遂封杜康為酒仙,杜康酒為宮廷御酒,杜康村為杜康仙莊,從此杜康酒盛名于世,杜康村名載史冊。
3,杜康酒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歷史文化
杜康造酒的故事翻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讓時代驚嘆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這些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在由表及里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智慧,使她永遠成為一座豐碑和一種象征,并不斷被睿智的人們發(fā)揚光大?!鞍姿趴怠边@四個字,人們耳熟能詳,她在讓人們感受點點滴滴情感魅力的同時,也在用一種新的姿態(tài)演繹著一個文化歷史名酒的千古精髓。傳說杜康之酒,發(fā)端于五帝,彌于夏商,至周武而成邦國得勝慶功之物。杜康酒因酒祖始造而得名,古籍《世本》、《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說文解字》及明、清時期的四部《白水縣志》有詳盡記載。陜西白水縣是酒圣杜康的故鄉(xiāng),也是杜康酒的發(fā)祥地。黃土高原上一個小小的縣城——白水縣城,雷公造碗、蔡倫造紙、倉頡造字、杜康造酒四大創(chuàng)造的發(fā)源地,而其中杜康造酒的獨門絕技更是當時乃至如今中國酒類產(chǎn)品最具文化底蘊的?!岸趴?,字仲寧,相傳為縣康家衛(wèi)人,善造酒。”康家衛(wèi)是一個至今還有的小村莊,西距白水縣城七八公里。村邊有一道大溝,長約十公里,最寬處一百多米,名曰“杜康溝”。溝的起源處有一眼泉,四周綠樹環(huán)繞,草木叢生,名曰“杜康泉”??h志上說“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而鄉(xiāng)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雖然不確,但此泉水質(zhì)清冽甘爽卻是事實。清流從泉眼中汩汩涌出,沿著溝底流淌,最后匯入白水河,人們稱它為“杜康河”。杜康泉旁邊的土坡上,有個直徑五六米的大土包,以磚墻圍護著,傳說是杜康埋骸的地方。杜康廟就在墳墓左側,鑿壁為室,供奉杜康造像。據(jù)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今陜西白水縣人,夏朝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據(jù)《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fā)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后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后,少康發(fā)現(xiàn)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chǎn)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然發(fā)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并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yè)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注:“杜,甘棠也”)。明清時期的《白水縣志》中記載“杜康,字仲宇,為我縣康家衛(wèi)人,善造酒”的記載。杜康溝里的泉水“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許入白水河,鄉(xiāng)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相傳杜康正是取這些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y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于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杜康生卒于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驕傲。杜康酒釀出了淳厚的風土人情,釀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國年間,白水燒鍋千家,酒坊四鄉(xiāng)。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唐朝詩人杜甫寫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勞頻勸”的優(yōu)美詩句:晚唐詩人皮日休亦有“滴滴連有聲,空凝杜康語”的佳句傳頌,濃香的杜康酒將黃土高原的淳樸和熱烈展現(xiàn)得淋淳盡致。也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建立部落聯(lián)盟后,經(jīng)過神農(nóng)氏嘗百草,辨五谷,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chǎn)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于土地肥沃,風調(diào)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于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里,時間一長,因山洞里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并且說,以后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chǎn)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里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后、倉頡(陜西白水縣人?!墩f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圣人)等臣,都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么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并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干。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于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 誰知,兩年以后,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jīng)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fā)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只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fā)現(xiàn)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么。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后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后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么。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里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后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zhuǎn),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后,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xiàn)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對大伙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闭f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S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并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xù)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闭f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字取得好。
杜康造酒的故事翻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讓時代驚嘆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這些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在由表及里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智慧,使她永遠成為一座豐碑和一種象征,并不斷被睿智的人們發(fā)揚光大?!鞍姿趴怠边@四個字,人們耳熟能詳,她在讓人們感受點點滴滴情感魅力的同時,也在用一種新的姿態(tài)演繹著一個文化歷史名酒的千古精髓。傳說杜康之酒,發(fā)端于五帝,彌于夏商,至周武而成邦國得勝慶功之物。杜康酒因酒祖始造而得名,古籍《世本》、《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說文解字》及明、清時期的四部《白水縣志》有詳盡記載。陜西白水縣是酒圣杜康的故鄉(xiāng),也是杜康酒的發(fā)祥地。黃土高原上一個小小的縣城——白水縣城,雷公造碗、蔡倫造紙、倉頡造字、杜康造酒四大創(chuàng)造的發(fā)源地,而其中杜康造酒的獨門絕技更是當時乃至如今中國酒類產(chǎn)品最具文化底蘊的?!岸趴担种賹?,相傳為縣康家衛(wèi)人,善造酒?!笨导倚l(wèi)是一個至今還有的小村莊,西距白水縣城七八公里。村邊有一道大溝,長約十公里,最寬處一百多米,名曰“杜康溝”。溝的起源處有一眼泉,四周綠樹環(huán)繞,草木叢生,名曰“杜康泉”??h志上說“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而鄉(xiāng)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雖然不確,但此泉水質(zhì)清冽甘爽卻是事實。清流從泉眼中汩汩涌出,沿著溝底流淌,最后匯入白水河,人們稱它為“杜康河”。杜康泉旁邊的土坡上,有個直徑五六米的大土包,以磚墻圍護著,傳說是杜康埋骸的地方。杜康廟就在墳墓左側,鑿壁為室,供奉杜康造像。據(jù)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今陜西白水縣人,夏朝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據(jù)《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fā)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后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后,少康發(fā)現(xiàn)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chǎn)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然發(fā)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并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yè)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注:“杜,甘棠也”)。明清時期的《白水縣志》中記載“杜康,字仲宇,為我縣康家衛(wèi)人,善造酒”的記載。杜康溝里的泉水“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許入白水河,鄉(xiāng)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相傳杜康正是取這些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y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于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杜康生卒于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驕傲。杜康酒釀出了淳厚的風土人情,釀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國年間,白水燒鍋千家,酒坊四鄉(xiāng)。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唐朝詩人杜甫寫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勞頻勸”的優(yōu)美詩句:晚唐詩人皮日休亦有“滴滴連有聲,空凝杜康語”的佳句傳頌,濃香的杜康酒將黃土高原的淳樸和熱烈展現(xiàn)得淋淳盡致。也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建立部落聯(lián)盟后,經(jīng)過神農(nóng)氏嘗百草,辨五谷,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chǎn)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于土地肥沃,風調(diào)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于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里,時間一長,因山洞里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并且說,以后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chǎn)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里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后、倉頡(陜西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圣人)等臣,都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么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并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干。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于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l知,兩年以后,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jīng)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fā)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只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fā)現(xiàn)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么。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后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后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么。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里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后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zhuǎn),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后,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xiàn)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對大伙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闭f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并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xù)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字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