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地人和君子勿勞是什么意思
天地人和
意思是: 有“ 天時、 地利、 人和”則事業(yè)昌盛,人生吉祥如意。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處世觀念。
【讀音】:[tiān dì rén hé]
君子勿勞的意思:不要勞動。“雞棲于塒,君子勿勞,河清,巳時。”,何謂雞棲于塒,君子勿勞。從字面上理解,可以這么解釋,快晚上了,雞都停到墻上棲息了,君子也可以不要再勞動了。然而讀過論語的人,應(yīng)該知道這么一句話: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誨乎?意思是君子愛一個人能不使他勞累么,忠心做事,能不教誨他么?雞棲于塒出自《詩經(jīng)。君子于役》,即指日出而作,日人而息。
2. 天地人和夜半子時君子勿勞
沒有近義詞。
成語引字,出自“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出處
成語引字“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解釋
大家都知道,觀看下棋有條“規(guī)則”,叫觀棋不語。有種解釋講,黑白兩色的圍棋子象征日月,表示陰陽二氣。棋子的圓形模擬渾圓的天空蒼穹,棋盤的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縱橫各19條線,有9個星點,表示9大行星。圍棋盤長1尺2寸,表示12個月。白子表示白晝,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從半夜的子時開始。黑白相對,表示陰陽應(yīng)對時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圍棋時不許旁觀者插嘴。
3. 天地人和 君子勿勞
辰時(07時至09時,吃早飯時間),不要進行勞作,早上要吃飽。君子無需翻譯出來。
4. 天地仁和君子勿勞
1、教于幼正大光明,檢于心憂勤惕厲
教子弟于幼時,便當(dāng)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于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工夫。
[注釋]
氣象:氣概,人的言行態(tài)度。檢:檢討,反省。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憂勤惕厲:擔(dān)憂不夠勤奮,戒懼無所砥礪。
【譯文】
教導(dǎo)晚輩要從幼年時開始,便培養(yǎng)他們凡事應(yīng)有正直、寬大、無所隱藏的氣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反省自己的行為思想,不能沒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礪的修養(yǎng)。
2、交游要學(xué)友之長,讀書必在知而行
與朋友交游,須將他們好處留心學(xué)來,方能受益;對圣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注釋]
交游:和朋友往來交際。好處:優(yōu)點、長處。
【譯文】
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須仔細觀察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用心地學(xué)習(xí),才能領(lǐng)受到朋友的益處。對于古圣先賢所留下的話,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體味到到書中的言語。
3、勤以補拙,儉以濟貧
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
[注釋]
惟:只有。妨:障礙,有害。
【譯文】
貧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只要力求節(jié)儉,總是還可以過的。天性愚笨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自己比別人更勤奮學(xué)習(xí),還是可以跟得上別人的。
4、話說平常卻穩(wěn)法,為人本分??旎?/p>
穩(wěn)當(dāng)話,卻是平常話,所以聽穩(wěn)當(dāng)話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看者甚少。
[注釋]
穩(wěn)當(dāng):安穩(wěn)而妥當(dāng)。本分:安分守己。
【譯文】
既安穩(wěn)又妥當(dāng)?shù)难哉Z,經(jīng)常是既不吸引人也不令人驚奇的,所以喜歡聽這種話的人并不多。一個人能安守本分,不希求越分的事,便是最愉快的人了。只可惜能夠安分守己不妄求的人,也是很少的。
5、處事、讀書之道
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注釋]
代人作想:替他人設(shè)身處地著想;想想別人的處境。切己;自己切實地。
【譯文】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自己的方便而使人不方便。讀書卻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xué)問是自己的,別人并不能代讀。
6、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注釋]
信:信用、信譽。立身:樹立自身。?。和萍杭叭酥摹=游铮号c別人交際。
【譯文】
一個“信”字是吾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沒有信用。一個“恕”字,是與他人交往時最重要的品德,因為恕即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人能推己及人,便不會做出對不起他人的事,于己于人皆有益,所以值得終生奉行。
7、不因說話而殺身,勿為積財而喪命
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而殺身;人皆欲多積財,石崇乃因多積財而喪命。
[注釋]
蘇秦:戰(zhàn)國時縱橫家,口才極佳,游說六國合縱以抗秦,使秦國不敢窺函谷關(guān)有十五年,后至齊,被齊大夫所殺。石崇:晉人,富可敵國,國生活豪奢遭忌而被殺。
【譯文】
人都希望自己有極佳的口才,但是戰(zhàn)國的蘇秦就是因為口才太好,才會被齊大夫派人暗殺。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積存很多財富,然而晉代的石崇就是因為財富太多,遭人嫉妒,才惹來殺身之禍。
8、嚴可平躁,敬以化邪
教小兒宜嚴,嚴氣足以平躁氣;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注釋]
嚴氣:嚴肅、嚴格的態(tài)度。躁氣:輕率、性急的脾氣。敬心:尊重而謹慎的心。邪心:不正當(dāng)?shù)男乃肌?/p>
【譯文】
最好以嚴格的態(tài)度教導(dǎo)小孩子,因為小孩心思頑皮毛躁,不能定下心來,嚴格的態(tài)度可以壓抑他們浮動的心,使他們安靜地學(xué)習(xí)。對心思不正的小人,最好以尊重而謹慎的心待他,因為小人心思邪典,如果尊重他的人格,也許他會想保有我們對他的尊重,而放棄邪僻的想法。如果不行,以謹慎的態(tài)度和他相處,至少不會蒙受其害,所以說敬慎的心可以化解邪僻的心。
9、善謀生者,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不必利于己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內(nèi)外,勤修恒業(yè),而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注釋]
謀生:以工作來維持生活。恒業(yè):經(jīng)常而持久的事業(yè)。章程:辦理事務(wù)的規(guī)和程序。
【譯文】
長于維持生計的人,并不是有什么新奇的花招,只是使家中年紀無論大小,事情無分內(nèi)外,每個人都能就其本分,有恒地將分內(nèi)的事完成,這樣做雖不一定能使家道大富,卻能在穩(wěn)定中成長。長于辦理事務(wù)的人,不一定有奇特的才能,只是就事情如何才能完成,在可行與不可行處加以判斷,訂立一個辦理的規(guī)則和程序,而且,并不一定要對自己有利益才去做。
10、名利不可貪,學(xué)業(yè)在德行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guān)機巧;學(xué)業(yè)之美德行,不僅文章。
[注釋]
生資:指人的資質(zhì)。機巧:機變巧妙。忠信:忠實誠信。德行:道德品行。
【譯文】
得到不該得的名聲和利益,當(dāng)初以為是幸運,終究會成為災(zāi)害。最難以忍耐的貧窮和困厄,若能咬緊牙關(guān)忍耐度過,最后一定會苦盡甘來。人的資質(zhì)高低,在于對任何事是否盡心而有信用,并不在于善用機變與心思巧妙。讀書讀得好的人,也不僅在于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11、古樸君子力挽江河,名節(jié)之士光爭日月
風(fēng)俗日趨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樸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喪其廉恥,漸至消亡,安得有講名節(jié)之大人,光爭日月。
[注釋]
奢淫:奢侈放縱。靡所底止:沒有止境。安:如何。敦古樸:不同于流俗,厚道而不浮華。力挽江河:大力改變現(xiàn)有的不良現(xiàn)象,使恢復(fù)之。名節(jié):名譽和氣節(jié)。君子:有才德的人;大人:這里意同君子。
【譯文】
社會的風(fēng)氣日漸奢侈放縱,這種現(xiàn)象愈來愈變本加厲,一直沒有改善的跡象,真希望能出現(xiàn)一個不同于流俗而又質(zhì)樸的才德之士,大力呼吁,改善現(xiàn)有的奢靡風(fēng)氣,使社會恢復(fù)原有的善良質(zhì)樸;世人已逐漸失去清廉知恥的心,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完全不知廉恥,如何才能出現(xiàn)一位重視名譽和氣節(jié)的有德之士,喚醒世人的廉恥心,作為世人的榜樣呢?
12、心正則神明見,耐苦則安樂多
人心統(tǒng)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隨處見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兩眉為草眼橫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終身無安逸之時。
[注釋]
統(tǒng):總管。官?。何骞偕眢w。百體為君:指心為全身之主宰。宰:治理。
【譯文】
心統(tǒng)治著人的五官及全身,可以說是身體的主宰,一定要隨時保有清楚明白的心思,才能使見聞言行不致出錯。人的臉是合眉、眼、鼻、口而成形,將兩眉當(dāng)作是部首的草頭,把兩眼看成一橫,鼻子為一豎,下面承接著口,恰巧是一個“苦”字。由此可知,人的一生是苦多于樂,沒有安閑逸樂的時候。
13、人世滄桑,在人在天
伍子胥報父兄之伊,而郢都滅,申包胥救君上之難,而楚國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滅東周之歲,而劉季生,梁武帝滅南齊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還也。
[注釋]
伍子胥:春秋楚人,父兄為楚平王所殺,子胥投吳,佐吳王夫差伐楚,五戰(zhàn)而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尸復(fù)仇。申包胥:春秋楚大夫,與伍子胥原為好友,伍子胥奔吳,告申包胥:“我必覆楚。”申包胥答之:“我心存之?!奔皡菐煼コ闳肭仄蛟?,依庭墻哭七日,春乃出兵援楚,楚得以保全。劉季:即漢高祖劉邦,漢的開國之君。侯景:南北朝時人,降梁武帝后又舉兵反叛,圍梁都建康,陷臺城,使梁武帝被逼餓死。
【譯文】
春秋時的伍子胥,為了報父兄之仇,誓言滅楚,終于破了楚的首都郢,鞭仇人之尸。而當(dāng)時的申包胥則發(fā)誓保全楚國,終于獲得秦軍救援,使楚國不致滅亡。由此可見,人只要決心去做,一定能辦得到。秦始皇滅東周那一年,滅秦立漢的劉邦也出生了,梁武帝滅南齊的那一年,侯景前來歸降??梢娞炖硌h(huán),報應(yīng)不爽。
14、有才者如渾金璞玉,為學(xué)者如行云流水
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為學(xué)無間斷,如流水行云,日進而不已也。
[注釋]
韜藏:深藏。渾金璞玉:沒有經(jīng)過提煉的金與未經(jīng)雕琢的玉,比喻天然的美質(zhì),未加修飾。暗:不明亮。章:同彰。
【譯文】
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養(yǎng),不露鋒芒,就如未經(jīng)提煉琢磨的金玉一般,雖不炫人耳目,但日久便知其內(nèi)涵價值了。做學(xué)問一定不可間斷,要像不息的流水和飄浮的行云,永遠不停地前進。
15、積善祛殃,積財遺禍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芍e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注釋]
余慶:遺及子孫的德澤。余殃:遺及子孫的禍害。益:增加。
【譯文】
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遺留給子孫許多的德澤;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遺留給子孫的只是禍害。由此可知多做好事,為子孫留些后福,這才是為子孫著想最長遠的打算。賢能又有許多金錢,這些金錢容易使他不求上進而耽于享樂;愚笨卻有許多金錢這些金錢只有讓他增加更多的過失。由此可知將金錢留給子孫,不論子孫賢或不賢,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16、教子嚴成德,勿以財累已
每見待子弟嚴厲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敗行,則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見有子弟聰穎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轉(zhuǎn)為上達,則父兄之培植所關(guān)也。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xué)業(yè)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當(dāng)大權(quán),其感尤速;財足以累己,而以有財處亂世,其累尤深。
[注釋]
成德:成為有道德的人。姑息:過于寬容。系:關(guān)系。下流:品性低下。上達:成為品性高尚的人。
【譯文】
常見對待子孫十分嚴格的,子孫比較容易成為有才德的人;對于子孫太過寬容的,子孫的德行大多敗壞,這完全是因為父兄教育的關(guān)系。又見到有些后輩原為十分聰明,卻突然做出品性低下的事;有些原本平庸愚魯,倒成為品德很好的人,這就是在于父兄的栽培教養(yǎng)了。一個人品格之所以不清高,總是因為無法將一個“利”字看破;而學(xué)問之所以不長進,就是因為偷懶不精勤的緣故。能以道德感化他人的人,若身在高位而有威權(quán),那么,要感化眾人趨于正道就很快了。財富多到足以拖累自己的人,若處于不太平的時代,錢財?shù)耐侠劬透鼑乐亓恕?/p>
17、讀書無論資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貧賤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xué)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茍且處,便為鄉(xiāng)黨仰望之人。
[注釋]
資性:資質(zhì)秉性。茍且:不守禮法、道義的;隨便的行為。鄉(xiāng)黨:鄉(xiāng)里。
【譯文】
讀書不無天賦的資質(zhì)高或是低,只要能夠用功,不斷地學(xué)習(xí),遇有疑難之處肯向人請教,任何事都把它想個透徹為什么會如此,終有一天能夠通曉書中的道理,無所滯礙。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不怕自己出身貧窮低微的家庭,只要為人忠實敦厚,做事穩(wěn)重踏實,所行所為沒有一絲隨便或違背道義之處,便足以為家鄉(xiāng)的父老所看重,而成為眾人的榜樣。
18、鄉(xiāng)愿盡盜德,鄙夫不知德
孔子何以惡鄉(xiāng)愿,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心腸。
[注釋]
鄉(xiāng)愿:外貌忠厚相,內(nèi)懷奸詐心的人。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譯文】
孔夫子為什么厭惡“鄉(xiāng)愿”呢?因為他只是表面上看來忠厚廉潔,其實內(nèi)心里并不如此,可見得這種人虛偽矯飾,以假面孔示人??追蜃訛槭裁磪挆墶氨煞颉蹦??因為他凡事不知由大體著想,只知為自己個人的利益斤斤計較,得失心太重,是個不知人生精神內(nèi)涵的俗物。
19、勿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孫樸實渾厚
打算精明,自謂自計,然敗祖父子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注釋]
打算:精打細算。
【譯文】
凡事都斤斤計較、毫不吃虧的人,自以為很成功,但是敗壞祖宗的良好名聲的,必定是這種人。誠實儉樸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剛開始雖然不見他有什么奇特的表現(xiàn),然而使子孫能夠有一種純厚之氣,歷久不衰的,就是這種人。
20、明辨是非方能決斷,不忘廉恥身自高潔
心能辨事非,處事方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
[注釋]
決斷:決定么辦。卑污:卑鄙污穢。
【譯文】
心中能辨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能毫不猶豫地決定該么辦;人能不忘記廉恥心,在社會上為人處世,自然就不會做出任何卑鄙污穢的事。
21、明辨愚和假,識破奸惡人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憐俐人做得來;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兩途,不無奸惡人藏其內(nèi)。
[注釋]
愚忠:忠心到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地步。愚孝:旁人看來十分愚昧的孝行。伶俐:靈活、聰明。
【譯文】
有一種忠心被人視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種孝行被人視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兩個字,太過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同樣地,仁和義的行為中,也有虛偽的“假仁”和“假義”,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說的仁義之士中,不見得沒有奸險狡詐的人。
5. 天地人合君子勿勞什么意思
孔子曰,三才者,天地人。上有天,下有地,人在其中,是以像天地般有容乃大,才可并稱三才。 易卦,每卦三爻,從上到下排列,講的就是天,人,地。 古人認為構(gòu)成生命現(xiàn)象與生命意義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萬物賴以生存的空間,包括日月星辰運轉(zhuǎn)不息,四季更替不亂,晝夜寒暑依序變化。
“地”是指萬物籍以生長的山川大地以及各種物產(chǎn)資用?!叭恕笔侨f物之靈,要順應(yīng)天地以化育萬物,最終達到“神于天,圣于地”的理想境界?!兑捉?jīng)·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p>
人的存在意義,跟天與地是一樣的,天、地、人并稱為“三才”。
人稟承著天地的正氣而生于世間,就應(yīng)當(dāng)效法天地的高厚覆載之德,用一顆仁義之心來為社會大眾作出貢獻。否則,人與禽獸只不過是名字不同而已!
儒家講“仁義”,佛教說“慈悲”,基督教、天主教宣揚“仁慈、博愛”,無非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目標,讓人同歸于善,讓人作為名副其實的人,與天地并稱為“三才”而生存繁衍于世間。
倘我們果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圓滿落實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則社會人心必然會日趨真、善、美,我們與天、地并稱“三才”也就當(dāng)之無愧了。
6. 天地人和君子勿勞夜半子時是什么意思
子時是指23:00到01:00之前,就是從前一天的23:00起至當(dāng)天的凌晨01:00之前。
午時是指11:00到13:00之前,就是從中午11:00起至13:00之前。